首页 > 详情页

永远不老的红色之心(一)——笔耕不辍的历史记录者

时间:2022年03月15日 作者:党委工作部 来源: 点击量:

孙老,祝贺您啊,刚刚得到消息,您被中宣部评选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啦!”“谢谢咯,我是受之有愧哦。电话那头,孙贻荪洪亮的声音难掩兴奋和激动。日前,中宣部发出2021年《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表彰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、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、微视频的决定》,授予37位同志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。中铁八局一公司退休职工孙贻荪荣获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,成为本次评选中中国中铁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。

孙贻荪,男,作家,笔名江南雨。193210月出生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泰州古城。抗日争战期间,在乡间避难,担任抗日救国儿童团团长,送鸡毛信。194911月重庆解放,入二野军政大学学习军事。1950615日,奉命参加修筑成渝铁路,任军工筑路第一总队参谋。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后,奔赴朝鲜前线,任铁道兵战地记者,期间有《送给毛主席的礼物》《英雄的父亲》等多篇战地通讯在国内报刋发表。回国后转业中铁八局前身之一的成都铁路局工程处一段工作,修川黔铁路渝段,之后从事文学创作。曾任自贡市作家协会主席、铁道部文联理事、文学评委。出版散文集《风丽人生路》、散文诗集《独坐黄昏》等多部作品,获天府文学奖、中国铁路文学奖。现居成都。

开工当天才知道要修铁路

1950615日,是改变孙贻荪命运的日子。孙贻荪,出列!这天上午,17岁的孙贻荪像往常一样和二野军大的战友一起出操,部队领导却突然让他出列。要去哪里,要干什么,完全不知道。孙贻荪回忆道。战友们知道他可能不会返回学校了,马上请照相馆的师傅拍一张合影。等他匆忙赶到几十里外的西南军区大操场时,邓小平、刘伯承、贺龙等领导已经站在了主席台上,警卫员赶紧领着他站在了队伍的第一排。我抬头一看,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大会’”。此时,孙贻荪才知道自己被编入西南军区军工筑路第一纵队直属二团,开赴建设前线。在开工典礼上,邓小平的一番讲话让他记忆非常深刻。邓小平说,你们这回去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镐,一边打土匪一边修铁路。他还用重庆方言打趣地说了一句:不要说二话哟!’”邓小平当时说的这句重庆方言,孙贻荪作为外地人还有点摸不着头脑,特意询问了旁人不说二话的意思,也就是不说别的话了,马上行动。这句话孙贻荪记得牢牢的,至今难忘。这天,军区杀了猪,每个人有2两白酒。在粮食紧张的年代,酒水很稀有,很多战友都把酒倒在了水壶中,等着通车庆功时再拿出来喝。孙贻荪说。

 一边打土匪一边修铁路

看当时孙贻荪年纪尚小,领导特意让他跟着通信连架线,担任参谋。当时土匪猖獗,为了防止土匪偷线,我们靠着山崖壁,进入竹林里偷偷架线。孙贻荪说。1950619日是端午节,孙贻荪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九龙坡泥壁沱的一个院子里。为了感谢房主人免费让他们住宿,连队特意煮了肉,请房主人一起过节。收班后,战士们都进入院内,把枪挂在了墙上。我当时很警惕,带着枪出去看附近是否有动静。” 孙贻荪称,他一出门就看见远处山坡上跑下来一个人,便立即迎了上去。解放军同志,山那边来了一群土匪,估计有100多号人。得知消息,孙贻荪立马报告连长,全连迅速集合出院。等到土匪下山,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,痛击土匪。这一次正面交锋我们剿灭了10多个土匪,震慑了他们,此后修建成渝铁路再没有更大骚扰。孙贻荪说。

老人把寿材都捐给了部队

由于铁路所需的原材料十分匮乏,党中央决定自力更生,就地取材。钢轨靠自己轧制,炸药用土法自制,所需的100多万根枕木,都是由沿线群众捐献。得知要修铁路,沿线人民当时将香樟、楠木等名贵木材都捐献出来。孙贻荪回忆说,有的农民将木材抬到工地后,不留姓名、不等收款就走了。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,用红布包着就送到了工地。他们这一辈子可能就存了这几根好木料,听说要修铁路,连寿材都自愿捐出,不收钱,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。说起这些往事,孙贻荪仍很感动。孙贻荪称,修建成渝铁路,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。他们在修建沱江大桥时,很多老百姓围观,有从内江来,有从隆昌来,还有从自贡来的,有的老人走不动了,还是被儿孙背着来看修桥。当时沱江两岸密密麻麻都是看修桥的人,部队特意派出了战士维持治安,避免出现安全问题。好多人都是替去世的祖辈来看修路的,回家了还要到先人坟前上香告知,可见群众对成渝铁路期盼之高。孙贻荪说。

记录历史 传承开路先锋精神

195271日,新中国第一条铁路——成渝铁路举行了通车典礼。孙贻荪当时被特批领到了摄影记者证,虽然是普通的绿条条,却是如此珍贵。他拿着相机,在主席台上拍下了这一幕幕历史的画面。现场有30万多人的方阵,从成都火车北站到人民北路,满满的一片全是人,西南民族学院的学生还表演了舞蹈,火车汽笛响起的时候,大家都高声鼓掌欢呼。今年已是八十九岁高龄的孙贻荪老人,虽是耄耋之年,但依然精神矍铄,著述不断。作为抗美援朝和成渝铁路的亲历者,他著述出版了诸如《蜀道不难》《宝成路上》《回望岁月》《成昆之光》等12部纪实文学共360万余字,为成渝铁路、成昆铁路、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。退休后的孙贻荪依旧秉持着开路先锋精神,积极奔走在各大项目施工建设现场,写下了一批高质量的著作。《银色的飞翔》描写了中铁八局在中国第一条跨省高铁工程中的创造精神;《掠过天府》和《郫彭有约》反映了中铁八局参与城际高铁建设风釆;《蒙华人的故事》反映了中铁八局工程人建设运煤大通道的感人故事;《在摩洛哥修铁路》反映了中铁八局工程人在海外施工的掠影;《广厦暖千家》描写了中铁八局四公司灾后重建的故事;《彩练当空》记录了中铁八局前身成铁工程总公司修抢利子依达大桥的英勇事迹。能够参与国家建设,是我这一生的荣幸,我要用手中的笔,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,把开路先锋精神传承下去。孙贻荪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