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地铁13号线同日实现首台盾构始发、首个主体结构封顶
时间:2020年12月31日
作者:陈娴、蒲安福、马博
来源:党委工作部、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、物资设备管理中心
点击量:
12月30日上午9时,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“双喜临门”,由公司负责承建的瓦窑滩站(原七里沟站)实现全线首站封顶,全线首台盾构机“跨越一号”从瓦窑滩站大里程左线始发,向万家湾站(原老马堰站)正式掘进。
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青羊区光华8线瓦窑滩站,止于龙泉驿区成龙大道龙安站,线路全长29.07公里,全为地下线,设车站21座,其中换乘站15座,设车辆段一座。公司承建部分包含3站3区间,线路长3.81公里。其中,瓦窑滩站为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起点车站,总长约804米,标准段宽21.5米,为地下两层双柱岛式车站,是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最长的车站。项目部自进场以来,严格执行成都轨道交通标准化施工要求,提前规划、合理组织,严把安全质量关,通过盯控每一处细节,规范每一道工序,持续稳定推进现场施工。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,项目部采用侧墙模板台车与盘扣支架施工相结合的方式,有效缩短了工序衔接时间,保质保量完成了车站大里程前5节段主体结构,为全线首台盾构下井提供了重要条件,为全线首站封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此次始发的“跨越一号”盾构机,主要承担瓦窑滩站至万家湾站区间左线的掘进任务。该区间全长1120.92米,主要穿越中密卵石、密实卵石等地层,卵石粒径最大可达450毫米。区间穿越风险源众多,主要为盾构并行穿越700米DN1000污水管、800米DN1600及DN1400给水管,下穿苏坡斗渠270米等,施工难度大,安全风险高。由于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在此次始发中首次采用外径达8.63米的盾构机,为最大程度地适应施工地质环境及风险源情况,成都轨道交通集团、中铁城投多次派请专家到现场指导,实时把握盾构机前期调试和工作推进情况。集团公司和公司派驻专业人员,跟踪盾构机维保、改造全过程,项目建设者对盾构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论证。同时,根据即将穿越的卵石地层和重大危险源,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盾构机刀盘、螺旋机等重要部位做了耐磨改进,改进后的盾构机能大大减少因磨损而造成的异常停机情况,同时通过采用碳化钨处理滚刀,能够极大地减少开仓换刀频率,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掘进效率。为确保盾构机能够顺利穿越重大危险源,项目部在盾构机内新增了中盾注泥系统,来有效控制地面沉降,同时通过设置试验段,全面分析、总结盾构掘进参数,确保盾构顺利掘进。
在车站施工和盾构机调试关键时期,正值成都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,为确保车站顺利封顶,盾构机如期始发,项目部积极响应成都市政府防疫要求,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施工生产。“期间,项目部通过迅速制定疫情防控方案,组织全体员工和劳务人员减少流动,每日登记出行轨迹和测温结果,组织全员开展核酸检测等,确保了889名员工和劳务人员的健康安全。同时,项目部通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多次召开研讨会议,调整优化施工方案,为全线首座车站封顶、盾构机的如期顺利始发提供了坚实保证。”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项目党支部书记蒲安福介绍。
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首台盾构顺利始发和首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,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员工士气。接下来,项目部将以此次始发和封顶为契机,砥砺奋进,持续做好后续施工组织筹划,加强施工安全、质量管控,为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保驾护航。

